前往研报中心>>
横向评价主要OEM在智舱、智驾方面的能力(二):智能车联,谁更有变现潜力?
内容摘要
  智能车联正成为车企与消费者之间新商业模式的纽带,存量客户变现的全新入口。(1)传统汽车商业模式面临变革,软件服务逐渐成为主角:特斯拉初步构建FSD付费、OTA付费升级以及高级车联网三大软件创收模式,其中FSD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特斯拉的成功倒逼车企争相推出软件服务;(2)传统经销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下,车企直面经销商,无法接受用户端反馈,并与之产生互动。而特斯拉及新势力采取的线上+线下的直销模式带来用户体验提升,推动传统经销模式变革。在商业模式的变革中,智能车联APP凭借丰富功能和良好的交互体验,成为整车厂触达用户的重要渠道。

  新势力的车联APP用户评价及黏性最高,其次是自主龙头品牌,而外资品牌在这一领域明显落后。从车主反馈与软件功能维度对自主、合资、豪华、新势力中代表性品牌的车联APP进行比较:蔚来在AppStore上以4.6的评分排名第一,Tesla获得了4.0的评分排名第二,iBuick/比亚迪云服务/哈弗智家评分分别为3.8/3.7/3.6。我们进一步梳理了各个车联APP软件功能:(1)蔚来app更像社交软件,拥有蔚来平台介绍、车友交流以及积分兑换等多种功能;(2)比亚迪云服务专门为车主设计,车主可以通过APP远程控制车辆以及进行车辆检测;(3)哈弗智家相较于吉利GNetLink和比亚迪云服务功能更为齐全,在具备车辆控制等功能外搭建完善的社交平台,互动量较高,app预约试驾等功能为潜在哈弗车主带来便利。

  智能车联APP定位与战略逐渐分化,新势力领跑新模式,自主品牌奋力直追。首先以APP下载数据来研究各家的受欢迎程度,发现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让智联软件不再囿于使用需求,APP成功“出圈“,成为流量平台。2020年NIOAPP下载量56.45万次,与整车销量比值达到13.02。其次,选取月内活跃率和30天内留存率作为用户粘性的代理变量,发现新势力与自主品牌APP的用户粘性显著高于合资品牌,其中蔚来积极扩充APP属性定位,而特斯拉与自主品牌(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则努力让用户通过APP提升整车驾乘体验。最后,比较各家app的使用频次来了解运营情况,发现新势力与自主品牌优势同样明显。蔚来/特斯拉/比亚迪APP月人均使用天数分别达到13.0/11.7/9.2天,远高于合资品牌。良好的车联APP用户体验将成为主机厂后续存量变现的基石,龙头自主将会后来居上。Nio的NioLife与Tesla的订阅服务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样板。而龙头自主品牌在这一方向上虽然起步较外资品牌更晚,但凭借着近3年的发力已经超越外资品牌。更好的用户体验将为他们后续的整车智能化的变现提供极佳的用户基础,以及带来更好的市场口碑。叠加车型周期,2020年头部自主品牌如长城/长安/吉利市占率分别提升至4.5%/4.9%/6.7%,相较2019年市占率提升0.2/1.1/0.2pct,已经是一个先兆。

  投资建议:

  整车“三化”是未来10年行业发展的最大主线。坚定看好自主品牌份额进一步向上提升的确定性,龙头自主品牌有望打开销量天花板,攒取二线合资份额。推荐:①吉利汽车:依托于全面架构化造车,以及SEA架构产品的逐步落地,市场将会认识一个全新的电动智能化的吉利。预计公司2021-2022年吉利品牌销量162万台、186万台,同比增速22%、14%,对应净利润108.9/151.6亿元。考虑到电动车业务的强劲产品力,我们认为公司21年目标市值为3411-3990亿人民币,相较当前仍有39%-61%空间。②比亚迪: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积累正进入一个集中兑现期,核心护城河的变现将使其价值被市场进一步认可和发掘。随着高性价比的DMi车型上市,我们预计公司21/22整车销量可达60/70万台区间。综合考虑上电池、比亚迪电子等业务,我们预计全年归母净利为59/70亿元,对应PE为123/104倍,继续推荐。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智能化零部件供给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