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电网业务保持稳健,能源运营打开成长空间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3~5.85亿元,同比下降39.42%~30.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2~4.44亿元,同比下降48.52%~38.56%。

  能源数字化:电网业务受疫情影响收入滞后,非电网业务实现精简优化。公司能源数字化业务分为电网相关与非电网相关两大板块。2022年,电网相关业务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全面参与多省新一代营销系统、采集系统、市场化交易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建设,并在能源大数据、综合能源业务、营销运营业务和国际业务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但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尤其是2022年Q4影响较大,部分电网客户订单和项目推进节奏有所延迟,预计部分项目交付和收入确认将递延至2023年;非电网业务方面,公司进行一定精简,相关项目和团队优化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一次性影响,该举措将提高业务聚焦程度,有助长期发展。

  能源互联网:能源服务和运营场景不断突破,打开成长空间。1)2022年,公司能源互联网平台价值凸显,能源服务和运营业务不断突破,预计营收增长超过30%。2)能源供给端看,新耀光伏云平台为分布式光伏运营商提供SaaS运营管理工具,报告期内,平台新增接入分布式光伏超过1GW,并在分布式光伏聚合售电业务上实现业务模式突破。3)能源需求端看,平台交易量和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以新电途聚合充电为例,截止2022年底,在运营公共充电设备数量超过70万,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550万,2022年充电量超20亿度,同比增长近4倍,此前2022年前三季度充电量约14.5亿度,即使Q4受疫情影响,单Q4仍有约5.5亿度充电量。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充电桩存在较大用电需求,并作为优质可调负荷,公司的工商业用户聚合购电和需求响应等能源运营业务取得业务模式突破,随着电力市场化不断推进,预计2023年公司的能源运营业务规模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伴随资源的不断累积,将持续发挥规模优势和电网接入优势,在现有场景基础上,实现全新的业务增量。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营销2.0等数字化系统替换,且聚合充电盈亏状态改善、能源运营业务开展等将提高成长空间与弹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5.74/58.78/73.5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73/12.06/16.14亿元,对应2023年1月30日收盘价对应市值,2022~2024年PE分别为46.9/22.2/16.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信息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产出不及预期、市场规模假设和测算误差风险。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