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专注激光技术,打造多行业“隐形冠军”
内容摘要
  综合“激光器+”解决方案提供商,客户资源优质、盈利能力稳定。公司深耕激光技术十余载,是国内极少数能够同时提供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光学检测设备的供应商。下游进军锂电、光伏、XR等领域,绑定苹果、宁德时代、比亚迪、Meta等多家头部客户。凭借较强的产品优势和客户资源,公司毛利率水平多年维持在33%附近,盈利能力长期稳定。

  锂电:公司拥有动力电池激光加工全系产品,供货一线客户,有望实现进口替代。公司激光加工产品覆盖锂电池加工中后道工序(主要为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根据我们测算,23-25年锂电池激光焊接+激光切割市场规模为87、76、70亿元;公司已成功供货宁德时代、比亚迪、科达利等一线锂电池厂商,随着订单逐步交付,23年有望成为公司锂电激光设备放量元年。

  光伏:多技术路线布局顺利,开辟新增长点。1)PERC:向客户提供激光掺杂设备、硅片开槽激光器,开始小批量交货。2)TOPCon:根据我们测算,23-24年TOPCon硼掺杂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5.7、5.6亿元,公司该设备已实现批量出货,有望充分受益N型电池扩产。3)钙钛矿:成功交付全球首套柔性模切设备,随着钙钛矿厂商产能逐渐落地,公司钙钛矿激光设备收入有望稳步增长。

  光学装备:专注XR检测、VESCL模组及摄像头模组检测。1)XR:根据WellsennXR数据,全球XR设备出货量有望从22年1028万台提升到25年的3800万台,XR设备需求高增催生检测设备新需求。2)VESCL模组检测:根据公告,公司为手机大客户定制研发VCSEL模组检测,并在22年批量出货,产品验证顺利。3)摄像头模组检测:入股睿晟自动化,完善AA摄像头模组检测水平,实现技术和客户资源协同。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2-24实现营业收入为11.84/19.24/25.5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97/1.93/2.70亿元,对应PE分别为54/27/20倍。考虑公司业绩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3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72.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风险。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