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2022年报点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产研突破引领革新
内容摘要
  业绩概要: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4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9.72亿元(同比+48.7%),对应EPS为2.33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股息率为1.21%;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不送红股。20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14.8%,环比-18.8%),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8.87%,环比-27.5%);

  盈利阶段性维稳,期待第二、第三增长曲线: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同比-1.4pcts/+0.5pcts至39.5%/25.9%,毛利率小幅下滑主要由于钛合金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0pcts,净利率变化背离主要由于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5pcts。2022Q4公司归母净利润随营收同向环比下滑,营收下降或有由于疫情导致产品交付延误,归母净利润环比降幅大于营收主要由于公司销售/研发费用分别环比大幅增长261%/41.3%,其中研发费用环比增长是因为公司为保持市场竞争力而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销售费用环比增长或由购买新材料保险所致,同时Q4所得税环比减少约3千万元是由财政部下发通知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影响所致。分产品盈利性来看,高端钛合金、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产品毛利率分别同比-2.0pcts、+14.1pcts、-0.7pcts至43.3%、30.4%和3.3%,钛合金产品盈利性小幅下降主要受原料价格上涨影响,据上海金属网,2022年海绵钛(≥97-98%)均价同比上升15.7%;而超导产品盈利性大幅提振主要得益于产品应用拓宽帮助提升附加值、自动化产线提升生产效率、规模效应显现,以及产品在外贸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伴随公司超导产品的突破性科研进展和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高温合金产品牌号认证后供货资质的不断增加,公司产品盈利性有望随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放量而进一步提升;

  全年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呈小幅下降趋势(同比下降0.70pcts、0.39pcts、0.33pcts),主要由于公司营收增长较快摊薄费用率;从费用绝对值来看,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1.2%/36.8%,管理费用增长主由于员工薪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增长主要由加大产品领域研发投入所致;

  成本端压力已得到缓解:据上海金属网,海绵钛(≥97-98%)现货均价于2022年11月底小幅回落3.7%,由于海绵钛原料需求受下游钛材的旺盛需求而大幅增长,目前多家海绵钛厂家已完成新增产能建设并开始逐步投放,海绵钛尤其是高品质海绵钛的供应紧张已得到部分缓解,随着后续海绵钛产能的陆续投放,其降价空间仍值得期待。电解镍方面,据上海金属网,电解镍(99.9%)均价自2023年年初至今已录得约20.6%的跌幅;由于全球原生镍增量主要由印尼镍铁及镍中间品(MHP、高冰镍)贡献,随着国内青山及印尼新增镍冶炼项目的陆续投产,电解镍供给趋于宽松,全球镍低库存格局或难延续,镍价或持续偏空运行;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中长期成长空间无虞: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0.13亿元,拟投入9.71亿元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项目规划于2024年建成后共计增加5050吨钛合金及1500吨高温合金年产能,拟投入4.74亿元于“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和“超导产业创新中心”,公司MRI用超导线材年产能预计于2023年建成后达到2000吨,同时低温超导线材产业化进程将持续推进。待项目全面达产后,公司钛合金、超导线材、高温合金产品年产能将分别达到1万吨、2000吨和6000吨,规模和竞争力稳步提升下未来成长空间无虞;

  投资建议:伴随着国内航空装备加速放量以及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趋势,航空新材料景气度持续维持高位,国内高端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将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化效应的提升而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三大业务持续放量,全年业绩表现出色,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7.7/73.4/90.1亿元,同比增长36.6%/27.2%/22.8%,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8.2/23.2亿元,同比增长28.3%/31.2%/27.6%,对应PE26.6X/20.3X/15.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抬升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及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等。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