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新能源业务发力,技术研发投入有望持续变现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3半年报,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19.0%;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22.6%;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6.1%。其中23Q2公司实现营收2.1亿元,同比+18.1%;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36.6%。23Q2毛利率33.2%,同比-1.0pct;净利率22.4%,同比+3.0pct。
  点评:
  燃油车+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核心客户放量带动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9.0%,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稳定原有客户、产品的基础上,新能源客户订单不断增加。其中,23H1公司新能源配套收入为1.8亿元,同比+55.0%,营收占比40.9%。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作为Tier1直接向比亚迪、长安、赛力斯、岚图、小鹏等车企供货;作为Tier2向宁德时代、欣旺达、瑞浦能源、国轩高科、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纳百川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交付电池冷却管路总成产品,终端配套蔚来、理想、东风、长城、北汽极狐、吉利等品牌新能源车型。
  23Q2研发费用率大幅提升,技术人员储备增加。23Q2公司毛利率33.2%,同比-1.0pct;净利率22.4%,同比+3.0pct。费用率方面,23Q2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4.5%、7.4%、0.3%,同比分别-0.4pct、+0.7pct、+2.5pct、-0.2pct。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筹备上市相关工作,研发费用增加主要为新材料及新产品研发增加相应技术人员;在研发、管理费用率提升的基础上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主要得益于上市成功获得政府上市扶持资金1266万元。
  加速拓展尼龙管路产品应用范围,有望向新能源流体控制系统集成商角色迈进。公司紧跟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储能电池热管理、氢能源燃料电池等领域管路,积极布局换电、空调、空气悬架等领域,除流体管路产品外,公司还利用自身在轻量化材料应用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优势,开发了一系列独立销售的紧固件、连接件、流体控制件、覆盖件、结构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身、油箱、电气系统、电池包和电机壳体、液冷板等,市场前景广泛有望实现向汽车和新能源流体控制系统集成商的升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国内尼龙管路龙头,深耕以尼龙等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管路总成以及汽车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二十余年,核心产品自制率高,绑定多家头部自主品牌车企及储能厂商。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1.9、2.9、3.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5、2.88、3.59元,对应PE分别为26、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募投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我有话说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