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华英全力推动“食品+羽绒”双主业发展

2023-04-21 16:33:50 来源: 证券日报网

  ST华英002321)是国内首家肉鸭产业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完成了从“中国鸭王”到“世界鸭王”的跨越式发展,华英产品也成为“中国名牌”“无公害农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但自2019年起,公司却陷入了信贷紧缩、债务纠纷、业绩亏损、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危机,背上了“巨额亏损、巨额负债、巨额欠费”的沉重包袱。

  陷入危机后,ST华英采取多种方式自救,各级政府也积极救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符合各方利益的重整计划方案,并顺利执行。2022年4月,ST华英重整执行完毕,经过重整,公司经营效益逐步回升,内部管理持续改善,未来发展规划路径明确,迈入新发展阶段。

  主业恢复迅速

  危机爆发后,在外部环境以及资金链紧张、非银机构债务纠纷情形尚未消除的情况下,2019年至2021年,ST华英种禽板块、屠宰板块、羽绒板块总体产能利用率和盈利水平持续下滑,连续3年累计亏损35.39亿元。另外,伴随业绩断崖式下滑,ST华英的债权纠纷也随之爆发,据公开披露,截至2021年12月22日,共有395家债权人向ST华英申报债权,申报债权总额66.09亿元,最终裁定债权总额44.64亿元。

  一家站在世界肉鸭加工行业顶端的公司何以困难到如此程度?中国投融资网养殖行业分析师张龙宇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这有市场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但在主观原因层面,受业务扩张冲动,ST华英多年来依靠融资租赁为公司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取巨额融资。然而,受到融资环境收紧等原因影响,公司流动性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债务危机,ST华英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自救,另一方面则着手进行重整。2021年11月公司与鼎新兴华、光州辰悦、华信投资、农投新动能、广兴投资、签署重整投资协议,2022年3月ST华英宣布鼎新兴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公司新控股股东,拥有多个羽绒产业的许水均成为其实控人,2022年4月ST华英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重整后,ST华英持续聚焦主业发展,各项指标持续向好。据ST华英董事长、总经理许水均介绍,自接管华英以来,通过公司管理层不懈努力,2022年潢川鸭加工板块中,种禽、饲料及鸭加工产能分别同比增长48%、31%、46%,外埠鸭加工板块中菏泽种禽和鸭加工厂已经由重整前的停产状态恢复了正常生产,丰城公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菏泽华运实现扭亏为盈并超额完成年初目标的300%;食品加工板块继续保持强劲态势,营收和效益均超额完成公司年度目标;羽绒板块营收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着眼今年,我们提出的工作指导思想是‘提质增效、加快发展’,计划加快启动整体产能复兴项目,强化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的高效率融合,重点增加羽绒及食品端的资源配置,不断推动公司业务优化和经营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使重整后的华英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今年我们计划出雏鸭苗3000万只、宰杀商品鸭5000万只、生产饲料18万吨、熟食销售7.2亿元、羽绒销售23亿元。”许水均表示。

  打造全产业链

  形成产业链闭环,是我国农业食品企业实现升级的主要方向。结合公司既有业务布局特点,在新发展阶段上,为战略聚焦于鸭产业,实现“世界鸭王”和“世界羽王”目标,ST华英全力推进“战略组织化、组织数字化、资源能力化、能力平台化”四大工程,着力打造食品、羽绒两条全产业链。

  其中在食品领域,打造“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高品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先做强再做大,打造成为中国鸭肉行业的产业龙头;在羽绒领域,打造“从源头到消费端”的全产业链条,推动品牌升维、品质可控、功能升级,做强做大并举,引领中国羽绒产业升级、创新,成为全球羽绒领域的产业龙头。

  具体来看,ST华英将在潢川、单县、丰城逐步建立各区域内的全产业链,使链条上各环节都置于控制中。同时,公司把握麻鸭市场机遇,扩大已有优势,提升麻鸭在公司内的战略地位,进行战略投入,打造成为中国本土特色鸭品类的龙头。此外,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公司进一步开展麻鸭育种工作,以把握行业发展核心能力,引领行业发展、提升行业位势。

  羽绒业务板块是ST华英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柱,特别是在重整后的初级阶段,对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利润规模、恢复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ST华英羽绒业务板块现有业务根基扎实,具备进一步扩大市占率的基础,公司将做强做大并举,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扩大产能,占据市场位势;紧跟市场形势,积极跟进对保暖新材料的挖掘、研发,探索羽绒制品业务的开展。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航天晨光
  • 天银机电
  • 春秋电子
  • 通光线缆
  • 西测测试
  • 锦州港
  • 上海贝岭
  • 超频三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