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破发!“华尔街之狼”踩雷

2023-04-27 22:39:16 来源: 作者:朱文彬
利空珍酒李渡

  港股白酒首单、“白酒教父”操盘、今年来港股上市进度最快也是最大的IPO……珍酒李渡,有着不少可以聊的故事。

  4月27日,珍酒李渡鸣锣登陆港股,却遭遇尴尬——上市首日破发!此前重金投入的国际私募巨头KKR,浮亏近20亿港元!

  珍酒李渡,怎么就“不香了”呢?

  上市首日,破发了!

  4月27日,有着“白酒教父”之称的珍酒李渡董事局主席吴向东敲响了港交所上市的铜锣,珍酒李渡正式登陆港股主板。

  就在上市首日,珍酒李渡低开16.8%,报9港元,总市值294亿港元,开盘即破发。

  截至4月27日收盘,珍酒李渡报8.88港元,跌幅达17.93%,该跌幅居港股全市场跌幅前五位。单日成交额超过10亿港元,也位居港股市场前列。

  按发行价10.82港元/股测算,珍酒李渡上市当日,市值便蒸发约63亿港元。

  事实上,珍酒李渡的上市首破已有预期。珍酒李渡上市前一天,暗盘跌幅近5%。

  珍酒李渡登陆港股,创下了今年来港股IPO最快的纪录。1月13日递表、3月26日通过聆讯、4月17日招股、4月27日上市——整个周期共105天。

  一般而言,企业港股上市的周期平均为9个月。

  从推动上市进程的进展看,珍酒李渡也是“掐点”过关——根据中国证监会出台的相关办法,2023年3月31日起,境内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发行上市均被纳入备案监管。

  据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2023年3月31日前间接境外发行上市申请已获境外监管机构或者境外证券交易所同意(如香港市场已通过聆讯等),但未完成间接境外发行上市的境内企业,给予6个月过渡期。在6个月内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视为存量企业。存量企业不要求立即备案,后续如涉及再融资等备案事项时应按要求备案。

  如上述境内企业在6个月内需重新向境外监管机构履行发行上市程序(如香港市场需重新聆讯等)或者6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应当按要求备案。

  摘得港股白酒IPO首单的同时,珍酒李渡也成为港股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根据此前披露,珍酒李渡发售4.907亿股股份,发售价为每股10.82港元,此次募资净额约57.85亿港元。

  虽然该募资额度接近募资计划的下限,但超过50亿港元的规模,还是让珍酒李渡一举扭转了港股市场今年来IPO募资金额较少的局面。

  私募巨头,亏大了!

  值得关注的是,在珍酒李渡上市之前,2021年,珍酒李渡宣布派发股息18.86亿元(人民币,除特别标明,下同)。据测算,持股超80%的吴向东一人就可获得分红15.3亿元,分红额甚至超过了此前两年的净利润总和。

  相对于吴向东事先的“落袋为安”,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巨头KKR则被破发的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珍酒李渡的股权结构显示,KKR旗下的Zest Holdings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KKR也是珍酒李渡此番IPO的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资料显示,2021年11月及2022年6月,KKR通过Zest Holdings分别斥资3亿美元和5亿美元投资珍酒李渡,最后一次融资估值近50亿美元,约合340亿元人民币。

  此次发行后,KKR通过Zest Holdings持有珍酒李渡占总股本13.78%的股份。

  按照4月27日最新市值测算,KKR持股市值为40亿港元,浮亏超过20亿港元。

  KKR集团素有“华尔街之狼”之称,是老牌的杠杆收购巨头,也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为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 KKR总管理规模达50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万亿元)。

  不久前,KKR对外宣布成功募资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550亿元),在PE圈引起巨大轰动。

  据CVSource投中数据,KKR早在2007年就进入中国创投市场,在中国的投资并购数量超过40起,从早期的天瑞水泥、圣农发展002299)、青岛海尔,再到近些年的字节跳动、瑞辰宠医、火花思维等。

  没有“基石”,不香了?

  珍酒李渡上市首日大幅破发,没有基石投资者或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业内人士分析称,珍酒李渡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这在以往港股大盘股招股中罕见。大盘股必须要有基石坐镇,否则,可能意味着这家企业要么估值太贵,要么管理层有问题,要么是企业的质量有问题,因此,投资者不感兴趣。散户这次打新,大概率是100%中签率,意味着市场的投机性不强。

  一般而言,基石投资者的引进是对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前景的肯定,知名的基石投资者往往能起到拉升股价的作用。而且,基石投资者一般认购50%左右,约有半年锁定期,这对上市新股来说,能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虽然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但珍酒李渡为了上市则花费了3亿港元的开支,占所募集款项的5.3%。其中,包销费用是大头,达2.13亿港元。此次珍酒李渡上市,保荐人和包销商为高盛、中信建投601066)。

  此外,珍酒李渡业绩增长放缓,也受到市场关注。

  招股书显示,2020年到2022年,珍酒李渡的全年营业收入为23.99亿元、51.02亿元、58.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10.32亿元、10.3亿元,利润率为21.7%、20.2%、17.6%。

  近两年,珍酒李渡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均在下降,利润率也在走低。2022年,珍酒销量下滑了13%;李渡酒销量从2021年的2750吨下滑至2022年的2076吨。

  存货方面,2020年至2022年,珍酒李渡的存货分别为17.37亿元、36.49亿元及51.38亿元。2022年,公司51.38亿元存货金额已接近其当年营收水平,为58.56亿元。

  与此同时,珍酒李渡的营销开支则在大幅增加。2020年至2022年,珍酒李渡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4.03亿元、10.21亿元、13.4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6.8%上升到22.8%。

  营销开支中,广告支出为大头,分别为2.42亿元、6.69亿元、6.66亿元,三年累计广告开支近16亿元。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资本市场依然对酱香酒有一定期待。但是目前来看,珍酒李渡无论品牌、产品、渠道、盈利等方面均没有优势,资本市场对其也不会有太大支撑。

  “金徽酒603919)上市以后,郎酒、国台酒、西凤酒申请上市皆受挫,珍酒李渡在港股上市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港股主要是境外机构投资者,他们普遍对中国白酒行业缺乏认知。”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酒业资深营销人士肖竹青分析称。

  珍酒,一度有“第二茅台”之称,2009年被吴向东纳入麾下。2021年,吴向东将贵州珍酒、江西李渡酒、湖南湘窖和开口笑等资产注入其全资控制的珍酒控股,之后再通过搭建红筹架构,为海外上市铺路。

  吴向东因于1998年创立“金六福酒”出名,此后还一度操刀华致酒行300755)登陆A股,被称为“白酒教父”。

  如今,珍酒李渡又再次登陆港股实现IPO,但首日就遭遇破发,后续吴向东将“何以解忧”呢?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中船科技
  • 中油资本
  • 中国银行
  • 科大讯飞
  • 中船汉光
  • 天娱数科
  • 秦港股份
  • 中信金属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