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预制菜10大装备“神器”:行业需求牵引装备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变革

2023-07-05 16:03:2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魏彤 珠海报道

  预制菜的生产过程离不开先进的装备和设备。在7月4日举行的首届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上,“智造预制菜”装备“神器”目录首次揭晓。本次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珠海市人民政府指导,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在行业内专家学者的推荐下,从53家报名的预制菜装备企业中筛选出10款在预制菜生产过程中具有卓越性能、质量和环保性的预制菜装备“神器”。“神器“评选构建了多个指标维度,一级指标包括性能指标、质量指标、环境指标、创新指标以及客户满意度,二级指标包括加效、能耗、安全及可靠性、自动化程度、技术创新等。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吕向东表示,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全产业链上各式装备的创新突飞猛进,不断推动着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进程。当前,预制菜装备产业正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的新发展趋势,并对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效率、品质、渠道、模式等一系列深层次变革。

  而本次发布的10大预制菜装备“神器”,也暗含了时代趋势,“神器”们最大特点便是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高,为行业内的厂商和消费者提供了参考;下一步,预制菜装备则要朝着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引领预制菜装备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释放生产力“乘数效应”

  据业内人士观察,现阶段行业整体的智能化装备研发水平还偏低,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率不会超过60%。

  “中国的预制菜产业要做大做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标准化。”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轮值主席、百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晨义表示,真正的标准化应该由机器来完成数字化、智能化,菜品一进入生产一气呵成。而要实现真正的标准化,最后的落脚点一定在装备上。

  随着预制菜产业迎来发展红利期,消费市场急速扩张,预制菜产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将释放“乘数效应”。本次10大预制菜装备“神器”有个最大的特点即装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高,为企业实现降本提效提供了示范样板。

  例如,在达桥设备的车间里,随着机器开始运作,硕大的果实开始飞速旋转,一颗柚子在刀片下不过十几秒钟便被“脱”去了外衣,从机器另一端滑出。这样一台削皮机每小时能处理柚子500个,可替代约10名工人。

  同样聚焦于生产端的效率提高,广州天烨研发的多功能切菜机适用于约90%常规蔬菜,每小时可处理数百公斤原材料,可替代约25人工作量,实现单月内收回机器投入成本。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预制菜全产业链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数据分析和预测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比如,浙江百珍堂研发的国内首创智能化高汤提取生产线告别密集劳动力的生产模式,实现固液分离17%的汤汁得到回收;通过切割刀组的智能检测,研基精密研发的冻肉切割机可切割-12℃冻肉,同时确保切割的精确度和效果。

  除了生产装备外,加工、包装、冷链运输等配套设备企业也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浙江名瑞智能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从行业痛点出发,解决了预制菜生产效率低、实际成本高、生产过程不可追溯、人工操作干预多等一系列问题。

  田头智慧小站则创新农产品田头冷藏保鲜技术,建立从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到到城市冷链集配中心的高效运输链条。以荔枝为例,经过田头智慧小站预冷保鲜、分级分拣、加工包装等环节处理,储藏时限比以往延长2-4倍。

  集结“产业共同体”提升科技力

  乐百纳相关负责人坦言,过去三年,公司每年投入千万元进行研发,研发投入占营业额比重不低于6%,生产的设备从最初的几十个品种到现在几百个品种。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企业的自主研发,乐百纳打造的高效节能燃气炉具打破海外对于关键燃气设备的垄断,实现燃气炉具节能效率超50%。

  但,当前预制菜装备技术突破升级仍面临许多挑战,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非标准产品生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产学研联合创新也成为预制菜装备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路径,从本次10大预制菜装备“神器”创新案例就可窥一二。

  锦岸机械研发智能燃气炒锅燃烧效率高,能够节省30-50%的能源。这一“神器”是锦岸机械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成果,双方合作研发对炉膛的优化,增加废气在炉膛的滞留时间,加强热交换,热转换率提高50%。

  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利用科研优势切入预制菜装备产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发出针对食品加工的超高压处理装备,能够用于食物的杀菌、成分提取以及脱壳等多方面,保护食品原有色泽、风味和营养成分。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研发的微晶冻眠机能够实现冻眠速冻温度更低,冻结速冻更快,成本更低的效果,并入选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转化成果科研项目,入选国家星火计划。

  在受访专家看来,广东预制菜装备产业的关键一步是如何加快科技赋能生产的进度。

  近年来,广东通过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帮助预制菜产业技术提升。

  此前,在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恒兴集团、品珍科技、广州酒家603043)等预制菜头部企业代表分别提出当前预制菜发展痛点,并希望得到更多创新科研技术赋能。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分享了包括冷藏、保鲜、运输、加工等各个方面的新技术。

  此次首届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更是进一步集结来自“政产学研用金”的资源,探索预制菜产业的融合实践。

  中国饭店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吕义忠提到,广东政府的积极探索、科研机构的创新研发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吕义忠呼吁政府及科研单位可从几方面助力预制菜更快更好发展:一是牵头构建预制菜行业标准,这是高质量发展预制菜的基础;二是做好工业化转化的技术攻克工作,这也是预制菜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三是搭建规范的预制菜食品智能化平台。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太平洋
  • 柯利达
  • 安硕信息
  • 慧博云通
  • 高伟达
  • 省广集团
  • 卓创资讯
  • 国联证券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