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入海!车企掀起海外建厂潮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2023-07-07 19:29:40 来源: 金融界 作者:张希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换道超车”的机会,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方面接连取得技术上的先发优势。

  随之而来的是,国内自主品牌开始加快海外市场布局,车企出海已不止于卖车,正逐渐从纯产品的“走出去”,向“研-产-销”等价值链“走进去”的阶段迈进。

  近日,比亚迪002594)、广汽、上汽接连官宣海外建厂,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领先的厂商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属地化研发、生产、销售中心,正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海外事业发展模式转型,在技术、品牌、服务等领域建立起国际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增长。

  造车龙头相继海外建厂,新势力车企跟紧队伍

  在此前6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介绍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情况时表示,支持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厂,把我们的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带到国外去,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享受科技进步成果。

  政策鼓励之下,产业端迅速闻风而动,多家车企陆续公开宣布将在海外投资建厂,而海外布局的重点就是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

  6月28日,广汽埃安在赴泰出访期间与泰国经销商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正式进入泰国市场,开启埃安品牌国际化序幕。据悉,进军泰国只是埃安海外战略第一步,未来埃安将会以泰国子公司作为东南亚总部,从整车出海,到海外建厂,再到本土开发,逐步实现全球市场“研产供销”一体化,将埃安的纯电产品推广到东南亚各国乃至其他海外市场。

  紧接着7月4日,上汽集团600104)在海外业务沟通会上表示,上汽集团目前正计划在欧洲地区建立整车工厂,以推进在欧洲等海外市场业务的更好发展。上汽集团表示,此时布局欧洲是要抓住“走出去”的黄金窗期,利用全产业链出海的先发优势迅速打通国际市场,填补国外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大众化需求的缺口,赋能海外销售。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在7月5日,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双方将在巴西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30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45亿元),涵盖整车、底盘、电池方面制造。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产线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计划年产能达15万辆。

  在此之前,比亚迪已经拥有5个海外生产基地 ,13个海外办公和服务中心。比亚迪泰国基地规划年产量15万台整车,将辐射整个东盟市场,该工厂已在今年3月份动工建设,用地近百万平方米,预计在明年可实现量产。

  头部厂商在海外下大棋,近年来崛起的新势力车企也不甘示弱。今年3月,哪吒汽车智能汽车生态智慧工厂于曼谷开建。该工厂建成后,可实现产能2万台/年,将包括三个主要设施,即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泰国工厂将成为哪吒汽车打造右舵电动汽车、出口东盟的主要制造基地。

  除此之外,还有奇瑞、极氪、长安等品牌早已加入队伍。今年2月,奇瑞宣布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建厂;同月,江淮投资14.52亿元人民币与墨西哥当地合作伙伴在墨西哥爱达荷州建立合资工厂;今年4月,极氪品牌发布欧洲战略;上海车展期间,长安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计划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布局。

  车企海外建厂有何考虑?

  车企纷纷出海建厂,背后最主要的驱动力源自于近年来海外市场持续爆发的增长潜力。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汽车出口量也随之狂飙。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1年和20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分别为161万辆和2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及57%。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193.3万辆,同比增长79.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而与数以百万计的出口量相对应的,则亟待提升的海运承载能力与水涨船高的运输成本。

  2021年中国船公司所拥有的可用于国际市 场的中大型汽车船不足10艘,导致运力紧张。虽然集装箱运费已经下降,但是滚装船资源仍旧紧张,运费仍旧高昂,且滚装船资源和中欧中亚班列资源仍然较为匮乏。

  航运及海工研究咨询公司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2年7-10月,6500车位滚装船的1年期租金以每月1万美元的增幅上涨,目前该指标已经飙升至10万美元/天,较2008年的历史高位近乎翻倍,并且接下来还有持续涨价的趋势。截至2023年1月,6500车位滚装船的运价为11万美元/天,同比增加185.7%。

  中银国际研报分析认为,鉴于新增汽车船将于2024年下半年才能逐步投入使用,未来1-2年汽车船运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因此,在一些车企的规划中,出海并非仅有整车出口一条路可走,逐步向散件出口(KD)或直接建厂转变也成为必然趋势。艾瑞咨询在一份报告中提到,整车出口方式能帮助企业快速切入海外市场,但KD则是将汽车散件出口,在海外完成组装生产后再进行销售,这多应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方式可降低汽车生产企业投资成本、有效减少运输成本,同时可以避免关税和贸易壁垒。

  以巴西为例,巴西汽车整车进口关税颇高,一度高达35%。不过,其对大部分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有所豁免。今年3月21日,巴西政府官方公报称,依据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466号决议,对本国不生产的部分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降为零。

  此外,海外建厂也有利于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加深与当地政府合作,让当地经销商和消费者快速对品牌树立信心,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以哪吒汽车为例,自2022年开启出海元年以来,哪吒汽车坚持“深耕东盟、开拓欧盟”双线并举的出海战略路线,已成立泰国子公司、欧洲事业部,推出3款海外产品,出海版图遍及东盟、南亚、中东市场。在“出海”战略落地的首站——泰国,哪吒汽车仅用15个月,成立了泰国子公司;上市了泰国首款车型哪吒V,稳居泰国纯电车型上牌量第二,受到泰国用户以及重要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内主机厂出海一方面可以实现更丰厚利润,海外价格的增长远高于出海带来的单车成本提升,还能延长车型生命周期,实现前期投资的再利用。另一方面,中国车企有望在海外通过输出优质产品和技术,获得市场份额和话语权,参与当地EV标准制定,巩固先发优势。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汽车出海仍然面临许多,首当其冲的是,各贸易地区的汽车认证标准不一,增加车企出海难度。此外,许多RCEP国家依然对中国汽车征收高关税, 如越南需通过约10 年才会把对中国汽车进口关税降至5%以内, 但其对日本、韩国的 关税相当于零,造就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未来,行业参与者既要做好市场的开拓与维护,也要关注相关国家地区碳关税、反倾销等政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并且建立服务行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才能抓好窗口期机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出海发展。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太平洋
  • 柯利达
  • 安硕信息
  • 慧博云通
  • 高伟达
  • 省广集团
  • 卓创资讯
  • 国联证券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