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二)

2023-07-07 05:28:22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利好
导语: 周五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金龙汽车:6月产销同环比高增,大中客占比同比提升;捷顺科技:商业模式蜕变,业绩重回高峰。

  鸿路钢构

  Q2月均产量再突破,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事项:   鸿路钢构002541)发布2023H1经营数据公告:公司2023H1新签合同额150.57亿元,同比+17.81%,其中Q2新签订单78.52亿元,同比+16%,产量方面,2023H1钢结构产品产量210.33万吨,同比+32.63%,其中Q2产量118.62万吨,同比+34.22%。   评论:   Q2月均产量再突破,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2023H1新签合同额150.57亿元,同比+17.81%,其中Q2新签订单78.52亿元,同比+16%,23Q1-Q2钢材均价同比各降19%、17%,剔除价格因素,我们估计公司订单量仍保持快速增长。23H1新签大额订单(1亿元以上或加工量1万吨以上)31.79亿,占订单总额21%,占比同比下降6pct,环比下降3pct。产量方面,公司2023H1钢结构产量210.33万吨,同比+32.63%,其中Q2产量118.62万吨,同比+34.22%,Q2月均产量近40万吨,规模迈上新台阶。我们认为,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同时积极推动智能化建设和管理改革,与同业差距不断扩大,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Q1收入与扣非业绩大幅增长,费用率持续下降。公司2023Q1实现营业收入50.18亿,同比+42.61%,归母净利润2.01亿,同比+20.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3亿,同比+48.05%。我们测算公司Q1吨收入为5471.60元/吨,同比+458.77元/吨;吨毛利为507.03元/吨,同比-68.47元/吨;扣非后吨净利为155.93元/吨,同比+17.75元/吨。2023Q1综合毛利率为9.25%,同比-2.21pct。期间费率4.64%,同比-1.24pct,为历史同期最低值,净利率4.00%,同比-0.75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8亿元,同比+2.56亿元,现金流情况同比改善,主要系公司加大回款力度所致。   规模生产与智能化制造打造高壁垒。1)产能持续扩张,公司去年年末产能已达480万吨,在500万吨产能规划基础上,2022年公司继续与湖北团风、涡阳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两块土地合计面积约61.8万平,我们认为,公司规模的持续扩张有望继续带来单位费用的下降,以及进一步强化上下游议价能力,吨盈利仍有提升空间;2)智能化制造构筑更高壁垒,公司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通智能设备与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连接,不断推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各为2.24/2.54/2.91元/股,对应PE为13x/11x/10x。我们认为随着装配式快速发展,钢构件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公司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历史估值法,给予2023年18~20x估值,目标价40.3~44.8元/股,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钢结构行业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章源钨业

  上游钨矿受益钨价上涨,下游刀具板块涅槃重生

  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2021年钨精矿产量4083.87吨。公司主要从事钨精矿、仲钨酸铵(APT)、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热喷涂粉、硬质合金的生产及销售,建立了从钨上游采矿、选矿,中游冶炼至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国内钨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厂商之一。公司资源储备丰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所辖矿权保有钨资源储量9.46万吨,锡资源储量1.76万吨,铜资源储量1.28万吨。2022年公司生产钨、锡、铜总产量5276.47吨。   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盈利能力提升。公司业务板块包括矿山、粉末、刀片、棒材,目前拥有钨粉产能15000吨、碳化钨粉产能13100吨,高性能硬质合金精密刀具产能2000万片、硬质合金棒材产能1000吨。公司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叠加钨价处于高位,22年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公司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3亿元,创2011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23.2%。   上游矿产资源丰富,受益钨价上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东峰、龙潭面等8个探矿权矿区,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等6座采矿权矿山,集中分布于江西省赣州市。一方面公司积极推动矿区整合工作,其中新安子钨锡矿采矿权矿山与龙潭面探矿权矿区的资源整合方案,已获得自然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淘锡坑钨矿采矿权矿山与东峰探矿权矿区的资源整合划定矿区范围申请已报自然资源部受理;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推进矿山智能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改,钨矿产量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公司钨矿成本较低,根据2020年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测算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大余石雷钨矿、黄竹垅钨矿钨精矿单吨总成本分别为55028.00元/吨、53547.26元/吨、61808.76元/吨、57122.00元/吨,充分受益钨价上涨。   抓住发展机遇,下游刀具板块涅槃重生。公司全资子公司赣州澳克泰拥有刀片产能2000万片。随着国内高端制造业进步,替代进口趋势增强,国产高端刀具需求增加,国内刀具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公司通过调整销售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产能,涂层刀片及棒材产品销量逐步提升。澳克泰营业收入由2017年的0.8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01亿元,CAGR为41.13%;2022年澳克泰净利润为0.03亿元,连续2年盈利。国产硬质合金刀片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刀具板块有望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持续扩张产能,硬质合金需求稳步增长,刀片板块发展前景广阔,公司业绩未来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3.09/3.93亿元,对应现价,2023-2025年PE依次为31/23/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大秦铁路

  6月大秦线运量同比-4.7%,看好迎峰度夏运量进一步提升

  同期高基数影响,6月大秦线运量同比下降4.7%   2023年6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货物运输量完成3606万吨,同比下降4.7%,日均运量120.20万吨,从日均运量看仍维持相对高位运行,同比下滑我们分析主要为去年同期高基数所致。迎峰度夏需求叠加经济运行好转下工业及基建发力预期,有望对煤炭运输需求形成向好支撑,市场供需将保持平衡态势,我们预计大秦线2023年运量或可恢复至4.3-4.4亿吨。   三层安全垫支撑,远期大秦线运量需求无忧   结构上长远看大秦线运量仍有“三层安全垫”支撑:1)煤源结构调整,煤产地持续向三西地区集中,区位优势巩固大秦铁路601006)主业护城河;2)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持续推进,国铁集团与各地方政企合作推动铁路货运增量行动;3)竞争线路分流较弱,西煤东运四大干线比较下,大秦线运输成本优势仍存。煤源集中、大宗运输公转铁及低运输成本共振,大秦线在需求端保障充足。   国央企改革推进叠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或将带动公司估值修复   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表文章题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重点圈定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五大方向,明确以增强产业引领力、科技创新力、安全支撑力、打造现代新国企、围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方向,旨在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叠加此前提出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考虑公司当前PB(LF)仅0.9倍,仍存在较大估值及情绪修复空间。   绝对金额分红承诺脱钩利润,绝对收益形成托底   根据公司2020-2022年分红回报规划,每年每股派发现金分红不低于0.48元/股,我们预计后续分红力度有望延续,基于业绩稳增长及股息高防御,建议关注公司稳健配置价值。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运量增长趋势,暂不考虑费率调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32.40亿元、135.33亿元、137.67亿元。公司为西煤东运国铁龙头,安全边际充足具备稳健增长属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大宗公转铁难以持续;竞争性线路上量分流。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太平洋
  • 柯利达
  • 安硕信息
  • 慧博云通
  • 高伟达
  • 省广集团
  • 卓创资讯
  • 国联证券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